數讀山東抗戰八年
山東傷亡超六百萬
昨天,由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纂的《山東抗日戰爭實錄》、《山東抗戰口述史》、《山東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研究》正式出版,這也是山東省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重點發布的圖書。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郭愛玲表示,圖書的出版,對于弘揚抗戰精神和沂蒙精神,讓世界了解山東以及山東人民的抗日斗爭,具有重要意義。
客觀記述國民黨抗日表現
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趙國卿表示,《山東抗日戰爭實錄》是中國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纂的全景式展現山東抗日戰爭歷史面貌的巨著。
《山東抗日戰爭實錄》編寫歷時10年,5易其稿,記錄了從1937年7月到1945年12月,山東抗戰中具有標志性的大事要事。除重點記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山東軍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創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以及黨和人民軍隊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之外,還客觀記述了國民黨軍抗日將士在山東地區抗日的英勇表現,以及部分國民黨頑軍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惡行。同時還記述了日軍在山東各地進行的以殺光、燒光、搶光為標志的“掃蕩”和用各種非人手段制造的大量慘案。趙國卿說:“同時,為把民族敗類釘到歷史恥辱柱上,我們增加了不少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頭子的生平資料!
造成財產損失近848億元
對于《山東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研究》的成書,記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山東省委即組織開展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32萬余名調研人員參與的山東省抗日戰爭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大型調研活動。調研人員走訪了省內95%以上的行政村和80%以上的70歲老人,取得了60余萬頁的檔案文獻、79萬份證言證詞、40余萬頁檔案資料、22萬余文獻資料、近5萬分鐘聲像資料,之后投入近4000名專業人員對調研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形成了1.2萬余個卷宗。
這也是我省第一部有關抗戰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大型專著。
其中,“研究報告”記錄了有關日軍統治和奴役勞工、實施性侵犯、實施奴化教育、進行毒化侵略、制造和使用生化武器、制造“無人區”、實施“移民”侵略、設立集中營、進行工礦業掠奪等9個方面的80余篇專題研究報告。根據調研結果,日軍侵華期間,因戰爭因素造成的山東境內傷亡人數至少在600萬至653萬之間,造成的財產損失折合1937年法幣達8476455.7萬元。如果按照官方公布的、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的數字來看,僅山東一省的傷亡數就超過全國的六分之一。